|
 |
伯特利神學院校友會的起源 -- 王松桓 校友
香港的各位校友們:
我想應該述說一下校友會自1953 的點滴,增添一些回憶,或者幫助後進的校友對校友會的歷程中不或失去連貫。正如會長所提,校友們畢業後分散在世界各地事奉,不容易相聚一起,甚至消息中斷。再甚者,可能街頭碰面,也就擦身而過,原來還是久未重逢的同窗呢!
第五屆畢業班在50 年代可能是歷屆畢業人數最多的一班: 滕愛華;黃雅各;喋詻腹F趙玉華;張家宜;劉潔源;陳甦駒;王松桓;黃孝惠;嚴福聲。
1952 年的畢業典禮非常隆重,院長特請趙恩賜博士蒞臨證道。畢業之後,所有同學感認需要每月至少見面一次,在一塊兒禱告,彼此在靈裡托住,是一件美事, 便決定每月的第一個禮拜一上午聚會,同心禱告之後,共享午嚏C將近一年多來我們真是覺得好像繼續在伯院上課一樣。所以定名為【伯特利神學院第五屆畢業同學聯禱會】。不久,早期畢業的朱建磯、余履真、余啟津及丘育靈、戎玉琴都來參加。我們遂改為伯特利神學院畢業同學聯禱會。我們也開始每月以當時母院 所規定之70 元為標準的助學金資助兩位同學的費用,並且開始籌集圖書館費用。大家同心奠下為母院、為福音事工盡量瞻W,藍院長異常開心。每月會後皆由黃雅各代表向院長報告我們離開伯院後的動態。
大約半年過了吧,盛成皿主任叫我回去將早年校友會所餘下的約三十七元餘港幣交了給我並囑恢復校友會。在1953 年初正式在伯院禮拜堂由藍院長、盛主任、林景康牧師及各位師長參加。當時連惠芬、盛主任皆是校友。王松桓被推舉為1953 度主席。
1953 年九月我到馬來西亞事奉。那裡有釧摹o、李靜純、石文華、盧宗獻、石啟生等。各人崗位南北數百英之遙,不易團聚。我們以通訊方式聯繫,也常為母院需要寄款。
王松桓為1952 校友(現居於美國華盛頓)
|
|
|
|